最近一周,亞洲與歐洲之間的集裝箱現貨運價呈現穩(wěn)步下降趨勢,特別是在亞洲至北歐與亞洲至地中海的航線上,均出現了顯著的兩位數降幅。
歐洲貨代行業(yè)人士指出,市場風向已變,現貨費率正在迅速回落。航運公司當前面臨的核心挑戰(zhàn)在于需求放緩,盡管已通過好望角增加運力以應對亞歐航線增長的需求,但需求似乎已達頂峰,五月與六月的高運費期已成過去。
集裝箱貿易統(tǒng)計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,七月份數據顯示,從遠東至歐洲的月度貨運量出現下滑,較六月份減少了近20萬標準箱,從6月份的175萬標準箱下降到7月份的158萬標準箱,降幅為0.5%。特別是北亞至北歐的貨運量環(huán)比下降7.6%,同比下降14.2%,而中國至北歐的貨運量也環(huán)比下降3.9%,盡管同比仍增長7.9%。
貨代預計,八月份的數據將顯示更大幅度的環(huán)比下降,九月份需求前景疲軟。隨著中國黃金周的臨近,空船活動預計會增加,這或許是航運公司減緩運費下滑的唯一策略。
為應對市場變化,航運公司開始采取行動。分析人士指出,經好望角的較長運輸時間要求旺季貨物更早裝載,但當前旺季即將結束,這加劇了市場供需失衡。Freightos首席分析師Judah Levine表示,考慮到運輸時間的延長及中國黃金周的影響,北歐和地中海的貨物到達窗口正在關閉,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需求壓力。然而,盡管運價已較峰值下降,但仍遠高于2019年水平。
有消息稱,跨太平洋東行航線上或將爆發(fā)新的價格戰(zhàn),多家非聯盟航運公司正通過大幅削減價格以提高利用率。
聲明:本文內容及模板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,請及時告知并聯系刪除。
最新產品
相關資訊